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中国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良好效益
2006-10-8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日前表示,中国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推广工作经验,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和推广。内蒙古武川、松山和河北丰宁等地的田间监测和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保护性耕作分别减少了农田扬尘60%、54.4%和48%,大面积实施可以有效抑制沙尘暴。
  
保护性耕作还减少了土壤受侵蚀程度,保护了耕地。据内蒙古、河北和北京等地测定,每年被风刮走的表土达到每公顷10到20吨。实施保护性耕作平均可减少径流量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
  
保护性耕作增加了16%到19%的土壤蓄水量,提高了12%到16%的水分利用率。在一年两熟地区全程采用保护性耕作后,每季作物至少可以少灌一次水,两季作物每亩可以少灌水100立方米。以北京市为例,如果100多万亩作物种植面积全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每年至少可节约灌溉用水1亿立方米,相当于整个怀柔水库的蓄水量。
  
实施保护性耕作一年可减少2至5道作业工序,降低20%左右作业成本,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在农业部建立的10个监测点的14种作物产量数据中,有13种显示出了增产效果。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924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在黑龙江调研时强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国内科研院所加快研发推广专用小型收获机械 丘陵山区开来收豆“神器” 
 中国—澳大利亚农业联委会第十五次会议 在澳大利亚召开 
 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甘肃召开 
 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召开农田沟渠整治和平原涝区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强调 真抓实干落实关键举措 进一步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 
 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 
 第三届中国·吉林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技术经验交流会举行 
 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签约额达42亿元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4853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2864]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2757]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266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257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137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1115]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0958]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081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