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做大国粮仓的最美守护人
2022-9-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农业科研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丰收的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长期以来,一大批粮食生产领域的功勋人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丰收送进农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扎根田畴播撒希望,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金风送爽,稻谷飘香。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杂交稻种植面积占到了一半。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了缩短育种周期,几十年间,袁隆平带领团队背着干粮,在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奔波,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

  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颁奖会后第二天,袁隆平匆匆赶回湖南,回去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去看他的水稻。

  小麦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把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心系小麦育种,甚至连家里阳台上也种着小麦。

  育成“小偃6号”,李振声团队花了24年。如今,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有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现在,李振声仍然带领团队,继续研究黄淮海盐碱地小麦生产课题。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每年播种约6亿亩,产量约5000亿斤,这离不开“最美奋斗者”李登海等一大批科学家几十年来的不懈努力。

  李登海培育的品种是叶子向上长的紧凑型玉米,更加耐密植,利于高产。为了实现玉米育种突破,李登海带着干粮咸菜来到海南,开展玉米育种攻关。李登海团队育成的120多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在全国累计推广13亿亩。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一颗颗中国好种子陆续涌现,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潜心钻研,播撒着丰收的希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目前,我国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粮食供给基础牢固,粮食供给质量提高。

  增产增效增收,“金扁担”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

  “如何减肥减药,实现精准施肥?”前不久,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周卫在实地网络课堂给农民们当农技员,答疑解惑。

  30多年来,周卫带领团队瞄准土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连续攻克作物硫素和钙素缺乏、低产稻田改良等难题。2022年,周卫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经过多年的定位试验,通过数据分析,周卫建立了一套针对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推荐施肥”新方法。“我们新研发的养分专家系统,只需要输入往年产量、施肥量等,就能获取科学施肥方案。”周卫说,目前该系统已在14个省份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陈万权,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小麦锈病等麦类真菌病害生物学、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治理论和技术研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陈万权和同事们经常下田间、进农家,用通俗的语言向农民讲授科学防病技术。“一次药剂拌种,省得经常背药桶”等顺口溜,深受农民喜爱。

  经过陈万权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每年推广应用面积7000多万亩次,年均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为小麦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让“土蛋蛋”变成“金蛋蛋”!作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30多年坚持干一件事,科技为笔,田野作纸,为马铃薯科技扶贫作出了突出贡献。金黎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金黎平常年带领团队奔波在一线,通过建研发基地、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产业扶贫。金黎平曾牵头在深度贫困区开展300多项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近千万亩,带动当地马铃薯平均增产22.5%,亩均增收540元。

  增产增效增收,“金扁担”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一大批农业科学家、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等功勋模范,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绿色增产、节本增效技术成果在广袤田野开花结果。目前,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到4.76,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大国粮仓根基进一步夯牢,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更加稳健。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 [195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2025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举办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强调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政策要求 坚决守牢农村土地管理底线红线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固定观测点研讨会在长春市召开 
 黑土地保护利用:用好养好国家粮食“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办 “农机公开课”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大力推进油菜机械化移栽推广应用 
 韩俊会见瑞典农村事务部部长皮特·库勒格伦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734]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069]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497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4918]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750]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54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17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00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87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