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把丰收基础夯得更实更牢
2022-6-27

  大田丰收成定局,并不等于丰收到手,机收成为颗粒归仓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说夺取夏粮丰收、实现颗粒归仓是一张网,那么,机收和机收减损就是这张网的收拢缆绳。机收减损就是机收增收,全面扎实推进机收和机收减损,就可以把丰收基础夯得更实更牢。

  截至6月21日,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已收获3.01亿亩,收获进度达99.2%。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专业收割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收获机械化率超过98%,为将“丰收在田”转化为“丰收在手”提供了机械化硬核力量。

  这个硬核,在于丰收链上提效率、促增产。

  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丰收链条上,机收减损是关键一环。机收减损既是丰收的效率,又是丰收的增产。

  机收就是效率。过去,农民种田,汗流浃背,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机械化耕作,耕种收一体化、智慧化作业。今年,麦收连续13天日机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进度过半时间比去年提前2天,做到了适收即收。

  减损就是增产。据测算,小麦机收环节损失率平均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可挽回粮食机收环节损失25亿斤左右。今年,夏粮主产区黄淮海地区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优于作业质量行业标准。

  这个硬核,在于现代化上优供给、提质量。

  向机收要减损,现代化农机供应是基础。既要保障优质农机供应,又要提高机收减损智慧化水平,让现代化农机为颗粒归仓增添动力。

  高标准农机具供给,机收减损有底气。现行农机具质量标准规定,全喂入式谷物收割机的机收损失率不超过1.2%。农机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在新机出厂检测中把控更严,优质农机供应充足。

  农机信息化、智能化,机收减损有优势。智能化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在今年夏收中大显身手。如果人工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损伤率要在3%左右,原因就是拐弯处机手判断不精准,车轮会碾轧麦秆,造成麦粒损失。如今,通过提前测量、设置好相关数据,实现了精准收获,拐弯处小麦损伤率降低到1%。

  这个硬核,在于组织化上优服务、强支撑。

  组织化是机收减损的关键支撑,需要统筹兼顾,在机制和体制上不断创新,推动粮食生产效率跃升。

  提高农机手收获技能,为联合收割机提供优质服务,机收减损有支撑。今年夏收,国家加大对联合收割机加快更新换代频率,小麦机收减损培训指导对所有持证机手全覆盖,保障联合收割机及相关运输车辆免费优先通行45万车次,累计免收通行费1.09亿元。

  机收减损,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在机收服务中发挥作用,增强保障能力。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机收减损的有力保障。目前,全国已有19.4万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其中7.5万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开展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等服务,基本覆盖了所有粮食主产乡镇。

  大国粮仓稳,丰收基础牢。丰收链上、现代化上、组织化上,中国粮食的机收和机收减损,坚定而沉稳地奋进在大路上。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2022年6月24日 第14版) 高云才 阅读次数 [533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吉林省持续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进展总体顺利 
 2025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举办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强调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政策要求 坚决守牢农村土地管理底线红线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固定观测点研讨会在长春市召开 
 黑土地保护利用:用好养好国家粮食“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办 “农机公开课”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76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10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000]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493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77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57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207]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03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897]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