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先进农机助力种业发展(微观) ——让农业更有奔头③
2022-6-13

  “去雄率达到95%!”在我国杂交玉米种子主产区甘肃省,一款自主研发的制种玉米去雄机以出色表现赢得农户和企业的好评。所谓去雄,是将玉米的雄花去掉,促进雌穗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作为玉米制种的关键一步,去雄关乎种子优劣,关乎粮食收成,是广大农户的关心事。

张掖市一家种业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在去雄机研发出来之前,去雄主要依靠人工作业,需要在1周内完成,工作强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而进口去雄机不仅价格高昂,还受限于株距、株高等因素,用起来不方便。近年来,甘肃将解决玉米制种行业突出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多年的试验与改进,终于研发出适宜当地推广的自走式玉米去雄机,极大提高了制种行业的机械化水平,助力玉米种业做大做强。

一粒种子,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连着群众幸福生活。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市,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年均产种量达4.2亿公斤,对确保用种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玉米制种业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金色产业。下一步,如何更好利用优良品种、提高玉米单产,怎样破解去雄关键时期“一工难求”问题,提升农户种植收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要在地里找答案,向科技要答案,推动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转变。

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必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以科技赋能玉米种业,要瞄准特色品种,提升关键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研究;要优化栽培技术,推进玉米制种全程机械化,尤其要研发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种植习惯的农机。近年来,制种玉米去雄机、复式精量播种机、北斗导航直线辅助驾驶系统等新机具、新技术在张掖不断推广,生产效益大大提升。当地有粮农算过账,制种玉米从播种到收获都采用机械化作业,亩均成本可降低500多元,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可以说,为种业插上科技翅膀,让“好种子”结出“好果子”,农业才更有盼头,粮农才更有奔头。

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要充满信心,也要保持耐心。时下,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科技创新为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要看到,种子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一日可成,关键技术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粒“金种子”背后,往往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攻关与钻研。以制种玉米去雄机为例,研发企业开展实地试验,一年只能做一次。多年磨一剑,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研发出先进、适用的农机。

从土地流转托管,到开展技术培训,再到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先进农机装备还要写好推广应用的“下半篇文章”。这也启示我们,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打通科研、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凝聚合力。更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我们一定能培育出更多“金种子”,为种业装上“中国芯”。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作者:王锦涛 阅读次数 [330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进展总体顺利 
 吉林省持续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2025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举办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强调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政策要求 坚决守牢农村土地管理底线红线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固定观测点研讨会在长春市召开 
 黑土地保护利用:用好养好国家粮食“压舱石”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举办 “农机公开课”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77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10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004]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4946]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778]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581]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20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04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9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