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提升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
2022-1-26

导读:开展水稻机械化栽植、再生稻少碾压收获、稻麦 /麦玉轮作精量机播、玉米籽粒 /鲜食玉米机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马铃薯精量播种、大豆油菜花生甘蔗精密种植与高效收获、棉花机采、秸秆高效利用、农膜回收、畜禽粪肥施用等技术装备攻关,研发丘陵山区通用动力底盘、轻简型农机装备和高适应性专用机械。

  【农机网 科技创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当前,三农工作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科技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 为更好指导“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引领作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围绕三农领域中心工作,明确了突破关键领域重大科技问题、优化农业科技发展布局、重塑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重点内容。《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科技推广服务更加高效,高素质农民队伍更加壮大,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畜禽养殖机械化率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达到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到2035年,一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中心基本形成,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标志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建成农业科技强国。

  在农机装备上,《规划》提出,创制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开展水稻机械化栽植、再生稻少碾压收获、稻麦 /麦玉轮作精量机播、玉米籽粒 /鲜食玉米机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马铃薯精量播种、大豆油菜花生甘蔗精密种植与高效收获、棉花机采、秸秆高效利用、农膜回收、畜禽粪肥施用等技术装备攻关,研发丘陵山区通用动力底盘、轻简型农机装备和高适应性专用机械。开展天然橡胶、果菜茶、中药材、杂粮杂豆、优质饲草等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研究,重点研制割胶、果树 /茶树整形修剪、果实套袋、采收集运、特色作物收获等作业装备。开展中小规模畜禽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研发应用精准饲喂、智能环控、动物行为监测、苗种计数、疫苗注射、清洁消毒、分级起捕、贝藻类生产、养殖循环净化等畜禽水产养殖技术与装备。开发智能农机装备专用传感器,研究农机信息获取、智慧决策、精准作业、农机导航、高效调度、智能诊断、溯源分析和协同作业等技术,推动智能控制、卫星定位、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农机自动驾驶、农业传感等技术与农机装备融合应用。研究与农艺相适应的精准种植移栽、施肥施药、嫁接整枝、喂养管理、收获干燥等农业机器人和智能作业装备。研发智能新型农机检测鉴定技术及管控装备。

  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

作者/出处:农机网整理发布 阅读次数 [214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现场会 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工作 
 韩俊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农机合作社助力秋收跑出“加速度” 
 [ 媒体聚焦] 防灾减损,农机打头阵显身手 
 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进展总体顺利
 吉林省持续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2025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举办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强调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政策要求 坚决守牢农村土地管理底线红线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84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18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06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02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847]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647]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274]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10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95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