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做强粮食“芯片”——省农科院发展良种科技为800亿斤粮筑牢基石走笔
2022-1-11

  2021年,我省粮食获得特大丰收,总产量达到807.84亿斤,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增长6.21%,居全国10个粮食大省第一位。

  近年来,我省以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多种举措,切实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其中,省农科院良种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功不可没。

  良种培育为粮食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粮食的“芯片”。

  资料显示,1949年至1980年的30年间,我省粮食年平均产量仅为122亿斤;2000年以后,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登新台阶,平均每6年提升一个百亿斤台阶。2013年至今,已连续8年超过700亿斤。

  2021年,我省粮食单产941.3斤/亩,比上年增加48.7斤/亩,超过全国平均单产水平21.6%。

  粮食单产的提高与我省良种培育密不可分。

  “十三五”以来,省农科院玉米所作为省级专业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的科研机构,强化科技支撑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已形成“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公主岭分中心”“东北中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整合组建新种质创制与品种选育、单倍体育种技术、育种技术、品种测试与示范等四个研究团队,形成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培育、新品种区域测试及评价等一体化的育种创新链。

  近年来,省农科院玉米所以保障玉米有效供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传统育种技术和以单倍体为代表的现代高效育种新技术相结合,培育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适宜机械化新品种50个(次)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其中国审品种15个。为我省粮食总产量突破800亿斤做出了贡献。其中,“吉单50”“吉单66”“吉单953”“吉单83”等是我省玉米主导品种,占全省主导品种的16.3%。“吉单50”连续十年被评为我省玉米主导品种的唯一省内自育品种。

  2021年,为加快高产耐密抗倒宜机收品种的示范推广,专家们对一些籽粒直收品种进行测产鉴定,“吉单66”“吉单953”亩产分别为1772.6斤/亩和1813.6斤/亩,籽粒含水量分别为21.7%和23.8%,推动了我省玉米籽粒机收生产。

  2021年,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发布了由吉林省农科院选育的“吉63”“吉853”“系14”和“444”为“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玉米品种。

  省农科院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玉米育种4.0体系建设,构建的单倍体杂交诱导选系育种技术体系得到规模化应用,并接连突破关键技术难点,育成黄绿苗新标记诱导系“吉黄诱7号”,填补了我国高频诱导系及无幼苗期鉴定标记的空白。

  2022年,省农科院将加快实施种源“卡脖子”攻关,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适应机械化的新一代重大玉米新品种,实现新一轮品种换代,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从“吃饱”到“吃好”让“良种米”成“致富米”

  培育良种,一头丰富消费者的“米袋子”,一头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让“良种米”成为“致富米”。

  近年来,随着粮食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吉林大米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市场从追求“吃饱”到追求“吃好”,以吉林大米为代表的中高端大米越来越受到欢迎,优质优价让稻农实现了增收。

  2014年,省农科院水稻所向省种子管理总站建议:增设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组。两次获得全国食味金奖的“吉粳816”,正是该区域试验组首轮试验选出来的品种。随后,我省涌现出多个市场认可的优良食味品种。

  近年来,我省水稻品种可谓大奖不断。“吉粳511”“吉粳528”“吉粳830”先后在“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中获一等奖。“吉粳511”在“中日优良食味品评”中获“最优秀食味奖”。“吉粳816”“吉粳511”等品种,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并不是育种的目的,它仅仅是一个品种顺应时代、顺应市场的佐证。或者说,它是品种更新换代的一个‘副产品’。”省农科院水稻所所长周广春说,新品种能否“恰逢其时”、满足市场需求,不仅要靠育种专家的战略远见,更重要的是一个地区的育种历史积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水稻品种经历了7次更新换代。

  进入21世纪,2011年至2014年,我省完成了水稻品种的第6次更新,产量提高到1040斤/亩。2015年到2021年,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对“食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时期,正值我省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战略,急需一批优良食味好品种。“吉粳816”等品种的应运而生,标志着我省品种完成了第7次更新换代——由高产向高质量转型。

  良种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我省做强粮食“芯片”任重道远。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孙翠翠 阅读次数 [257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现场会 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工作 
 韩俊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农机合作社助力秋收跑出“加速度” 
 [ 媒体聚焦] 防灾减损,农机打头阵显身手 
 全国秋粮收购超1亿吨 进展总体顺利
 吉林省持续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2025年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广西举办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农”政策通气会强调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政策要求 坚决守牢农村土地管理底线红线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85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19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07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02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851]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65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27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112]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296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