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粮食增产仍有很大潜力
2021-10-21

  试验田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峰值远未到来,粮食产量还没有到达“天花板”,虽然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但仍有潜力可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靠单产水平的提升,而单产水平是种子研发、土地产能、田间管理、农民积极参与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近日,两则有关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水稻品种在试验田产量创纪录的新闻格外引人关注,粮食增产话题备受热议。

增产是粮食品种培育永恒的主题,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有试验田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品种创高产纪录的消息传出。但种子试验田产量并非大田产量,试验田产量与大田产量差距较大。这是因为,试验田粮食生产从种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管理非常精细,投入成本较高,大田种植管理则较为粗放。而且,种子从试验田走向大田种植,还需要经过长期布点试验,然后从众多的高产品种中选择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高的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标准后,才能上市推广。

尽管如此,试验田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峰值远未到来,粮食产量还没有到达“天花板”,虽然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但仍有潜力可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靠单产水平的提升,而单产水平是种子研发、土地产能、田间管理、农民积极参与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俗话说,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良种始终是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超级稻、矮败小麦、杂交玉米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小麦、稻谷、大豆自主品种占100%,玉米自主品种占90%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不过,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有望近期印发实施,我国将开启全面振兴民族种业的行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打好种业“翻身仗”,实现品种培育重大突破,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要继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在2020年已经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我国计划到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亩均粮食产能提高10%至20%,为粮食连续多年丰收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抓好田间管理对实现粮食增产至关重要。据估算,化肥对我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50%左右,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粮食产量损失1400万吨。近年来,旱涝、极寒极热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直接造成粮食减产。要像绣花一样做好田间精细化管理,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适时开展精准化施肥施药,在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的同时提高粮食产量,尽可能挽回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

粮食生产的主体是农民,要确保粮食增产,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利农政策,多管齐下扶持粮食生产发展。在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及时推出202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上调0.02元。这有助于调动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并为明年稻谷最低收购价调整奠定基础。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 作者:刘 慧 阅读次数 [235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甘蔗专家组出席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并现场指导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赴湖南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器管招标”新模式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现场会 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工作
 韩俊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14]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26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32]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098]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16]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25]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337]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16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16]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