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夏粮迎丰收 麦香盈满仓
2021-6-21

   风吹麦浪遍地黄,颗粒归仓丰收忙。眼下,多个小麦主产省份正是“三夏”大忙时节。金黄的麦粒颗粒归仓,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而小麦是夏粮的主体,是中国人第二大口粮。各地夏收进展如何?今年夏粮收成怎样?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科技支撑小麦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日前,山西临汾唐兴镇古城村“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技术”示范田亩产数据出炉,亩产小麦突破800公斤。这一绿色高产技术改变了常规的条播方式,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同时改大水漫灌和肥料撒施为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再加上经过15年潜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亩产三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金色麦田里,种粮大户徐淙祥随手从麦田里折下一条麦穗,数了数上面饱满的穗粒说:“一般超过40个穗粒就属于丰收好年景了,这条穗上有54个穗粒,丰收态势可见一斑。”

不仅在山西、安徽,来自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综合分析也显示,预计三省小麦生产均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

“小麦高产首先要靠科技育种选种。”徐淙祥说,今年他优选了3个品种,其中的“阜航麦1号”是安徽首个太空育种的小麦新品种,具有矮秆大穗、抗病性强、播期弹性大等特点。

在良种补贴、高产创建、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一大批项目的带动下,我国小麦主产区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品种布局不断优化,“藏粮于技”成效再次彰显。

科技当家,地力生金。“藏粮于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丰收成色更亮眼、根基更牢靠。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通过节约人工、肥料、农药等投入和增加综合收益,使农业节本增效。在甘肃省张掖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耕费、铺膜春播、灌水等成本均显著下降,累计亩均可节约成本500多元。

据最新统计,今年1至4月,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约3383万亩,占年度任务量的33.8%;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21万亩,占年度任务量的61.4%。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高水平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机收减损确保颗粒归仓

6月19日,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麦浪翻滚,机器轰鸣,一场麦收农机大会战正在上演。“现在河口区已经进入小麦收获高峰期,一天小麦收获面积在3万亩以上。”河口区农业农村局生产股股长韩春霞说,“今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14.53万亩,截至6月18日已收获8万余亩。”

“夏收夏种,农机非常关键。我们目标就是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要提高机收速度和效率,还要降低机收损耗,让小麦颗粒归仓。”河口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王洪志说。

为降低机收损失,各地开展了粮食机收减损主题宣传月、田间实战大比武、机手大轮训等系列活动。

“举办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可以提高农民和机手以及广大群众机收减损意识,共同节约粮食,保证粮食安全。”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传强指出。

“减少损耗就是增产增收。”在比武现场,陈传强算了一笔账,“这次比武减损达标率是1.2%,按照去年山东粮食产量1090亿斤估算,在收获环节机收损失率若能降低0.1%,全省理论上能挽回1亿斤粮食。”

在江苏淮安,为提升农机作业效能,淮安市财政拿出600万元、县(区)财政拿出200万元投入农机装备转型升级,推进老旧联合收割机报废更新,加大低温循环烘干和远程监控装备与技术推广力度,减少粮食在烘干环节的霉变等损失,以信息化促进农业机械作业提质增效、降本减损。

“在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困难的条件下,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如果能把小麦机收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就能挽回产量25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指出。

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机收减损。确保颗粒归仓,才能有底气把饭碗端得更牢。

社会化服务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

这两年,在河南商水县魏集镇,“土地托管”“粮食银行”等服务让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服务的提供者,就是魏集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开展土地整村托管服务,收取种地服务费用,粮食收成全部归农户,并把利润分给村集体一部分。土地托管降低了种地成本,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共赢。”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说。

有了“粮食银行”服务,农民可以把余粮存入“粮食银行”,不仅安全放心,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农家日常粮食储藏保管等方面不科学和占地等问题,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生产托管”“整村生产托管”“粮食银行”三种模式,实现了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条龙”。

在今年“三夏”时期,各地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开展生产托管,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情况下,把千家万户服务需求集中起来,为农民提供集中连片的机械收割、秸秆处理、深松整地、播种作业、田间管理等服务,通过服务组织把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农业生产,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农民省心省力又省钱,有力保障了夏粮丰产丰收。

据11个省初步统计,今年参加“三夏”作业的农业服务组织预计可达21.95万个,服务粮食作物面积接近4.55亿亩次,服务小农户3382.39万户。据测算,粮食全程托管亩均增产10%~20%,农户亩均节本增收350~390元(含劳动力成本)。

据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6亿亩次,其中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超过9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7000万户,在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出处: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阅读次数 [225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8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4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9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7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8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9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00]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28]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67]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