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刚柔并济护黑土
2021-6-4

  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就发芽。一直以来,黑土地都是黑龙江的骄傲。一抔黑土,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两大安全重任。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土地肥力透支,黑土地出现了变“瘦”、变“薄”、变“硬”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我省刚柔并济保护黑土地,从顶层设计到全面规划,再到有序推进,借助科技支撑,发挥民众的积极性,打出一套粮食安全与保护生态并重的“组合拳”,为退化的黑土“加油”。

  刚,是指一系列刚性法规政策的出台。我省是东北黑土带的核心区,是中厚层黑土的最主要分布区域,土地质量居全国之首,黑土地面积最大、保护任务最重。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相关要求,“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不断巩固提升我省的绿色发展优势,一系列保护黑土地的部署在龙江大地铺展开来。《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和《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规先后出台,在政策层面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依据。

  柔,来自于科技支撑、民众自觉。科技是创新引擎,黑土地保护,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黑土地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协同攻关,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科学耕种的水平。顶层设计落实到基层化为充满民间智慧的应用。创新机制提高全社会参与黑土保护的主动性积极性,握指成拳,形成多方合力。测土施肥、米豆轮作,尝到了甜头的经营主体,越来越多地把一个个刚性要求转化成行动自觉,保护黑土地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地力恢复。保护黑土地,我省一直在行动。实行秸秆还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施行农业“三减”、轮作休耕,从资源利用的“用地”转为保护性的“养地”,成为我省在保护黑土地中付出的努力和尝试。

  黑土地会回馈每一分辛勤的耕耘。农民惊喜地发现,土壤里消失多年的蚯蚓悄悄地回来了,这意味着腐殖质在增加。众所周知,黑土地的形成需要日积月累,因而保护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未来,在农民的汗水中正一点点变成现实。

  田园牧歌悠扬,大地丰收壮美。相信黑龙江有这份决心、智慧、能力保护好黑土地,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优质龙江粮,让春天播撒的绿色种子,收获成秋天希望的田野。

作者/出处:黑龙江日报 阅读次数 [155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94]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50]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09]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8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93]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0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1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3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7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96]